新 · 案例丨新城市一等奖项目-深圳市第19届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2021年度)

发布时间:2022-05-05 00:00 文章来源:


宝安区沙井街道沙井古墟连片旧屋村和历史风貌区城市更新片区规划研究




01
项目背景

    

  2019年,深圳划定了26处历史风貌区,以期对非历史文化街区类的历史地段进行保护。2021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按照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的原则,稳妥推进城市更新。”



深圳市历史风貌区分布图


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全球创新城市,以古村落、城中村为载体的历史风貌区是其稀缺的“活态遗产”,亟需探索符合深圳特色的再生模式。


01
沙井古墟价值特色




沙井古墟是深圳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形态最完整、海洋风情显著的历史风貌区,约23公顷,距今1600余年,价值要素丰富多元,呈现出广府聚落“河街串墟、七坊并立”的历史格局和宋-明-清-民国等多时代层叠的特征,与南头古城、大鹏所城并列,是深圳四大古墟之一,也是大湾区盐场文化、蚝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承地。 




 



02
沙井古墟现状困境





当下,“老龄化”的古墟面临三大挑战。




1. 保护挑战
据记载,深圳从1987年到2012年平均每周消失一个古村落,超常规的城市更新引发了巨大争议。沙井古墟建筑年久失修、风貌损毁、逐步沦为城市的消极地带,文化认同感正在日益消失。应如何评价古墟价值、确立保护体系及方法,实现古墟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协同共生,是本项目开展的核心目的。


沙井古墟现状风貌图



2. 安全挑战
现状古墟内涝频发、水体污染、消防隐患突出,未来应对古墟沦为“锅底”、片区容量及负荷激增,应如何同步城市系统工程,保障古墟安全韧性,是本项目统筹的重要内容。




3.交通挑战
法定图则中沙井大街和蚝乡路为双六主干道,十字交叉穿越古墟,其中沙井大街既是历史上滨海堤坝路和墟市老街,又是未来贯通南北的交通要道,未来应如何协调沙井大街市政化改造和文脉传承的关系,规避干道对古墟的割裂、同时满足城市交通服务需求,是本项目推进的关键议题。




02
规划思路



城市韧性是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可以自主化解与吸收外界干扰,保持原有主体特征、功能与结构。规划以沙井古墟为核心,圈层扩展3平方公里作为城市韧性单元,从“人文韧性、安全韧性、交通韧性”三个方面探索历史风貌区的有机更新和再生模式。




03
主要内容




(一)凝结共识、清单管控,提升古墟应对新文化和环境变化的人文韧性。


通过查阅文献典籍、拜访当地学者、收集居民口述历史,与群众一起发掘沙井古墟历史脉络,借助广泛的公众参与建立风貌区文化共识。在此基础上,规划从“城市历史景观”视角出发,架构风貌区“空间全覆盖、时段全包含、要素全囊括”的价值基盘。


构建“五类一机制”规则清单,按照“点-线-面-肌理-格局”完整保护,制定导则体系;以“微改造、小干预”为原则,提出例如“红线让紫线”、“消防同重要”、“见缝插绿”等协调机制。


沙井古墟保护活化导则体系图



在导则指引下,以现有居住功能为主体,修缮老建筑、戏台、牌坊,置入艺术装置、再现盐署遗址、滨水空间等历史场所,形成“新古墟十景”。




“新古墟实景”场景意向图



(二)恢复格局、系统强化,提升古墟应对洪涝风险和消防隐患的安全韧性。


规划延续历史上沙井“涌塘环抱”的环境格局,恢复两陈宗祠东侧的风水塘,复明衙边涌、石岩渠暗渠,并与龙津涌连通,通过水力计算提出古墟内调蓄水面的最小规模,以工程精度指导古墟海绵公园方案。在充分研究龙津涌断面后,结合水力计算及人工补水,提出“上层景观、下层排污”的双层河道修复方案,为其景观改造创造了条件。

同时,完善3.1平方米公里范围内的给排水、泵站等市政工程体系,确保风貌区与城市系统的衔接与融合;在消防安全上,适度拓宽历史七坊分界巷道至4-6米,形成主要消防通道;根据《历史保护建筑防火技术规程》,按照不超过20000㎡划定古墟内防火控制单元,布设水池、水缸、沙池、灭火器及消防栓箱等措施消除火灾隐患。


龙津涌双层河道改造方案示意图


龙津涌双层河道改造后实景图

同时,完善3.1平方米公里范围内的给排水、泵站等市政工程体系,确保风貌区与城市系统的衔接与融合;在消防安全上,适度拓宽历史七坊分界巷道至4-6米,形成主要消防通道;根据《历史保护建筑防火技术规程》,按照不超过20000㎡划定古墟内防火控制单元,布设水池、水缸、沙池、灭火器及消防栓箱等措施消除火灾隐患。

(三)模拟交通方案与开发容量的动态适配试验,提升古墟应对容量变化和流量增长的交通韧性。

规划以“完整保护、外通内达、轨道引领、慢行优先”为原则,形成三个容量与路网的匹配试验。现有容量下,提出构建交通屏蔽环,沙井大街步行化保留;中高容量下,将沙井大街升级为次干道、分时段步行化管理;高强容量下,规划沙井大街为主干道、蚝乡路下沉,形成一横一纵主骨架,提升交通服务能力。


与容量相匹配的路网方案图




04
创新特色


这是以大型历史风貌区完整保护为前提,建立共识、确定原则、提出要点、承上启下,旨在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系统性和支撑性研究。

(一)从“传统空间规划”到“社区综合规划” ——开创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地段社会治理新模式。

规划搭建了 “沙井古墟共同缔造平台”,培育社区规划师,组织社区、街道、学者研讨会、永久论坛,成立专家库,吸纳国内外高校、专业机构等技术团队,举行城市现场展、金蚝美食文化节、版画艺术共创等活动,扩大了古墟文化影响力,通过广泛的公众参与形成了沙井古墟的文化价值共识。


(二)研究方法创新——探索以价值识别、价值关联、价值延续和价值活化为路径的古墟价值保护方法。

在传统“点、线、面”空间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全要素、全时段的价值识别,关联与古墟历史文化相关的物质空间和文化载体,以“价值导向、应保尽保”为原则,形成菜单式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延续和活化利用框架。


古墟价值保护框架图


(三)经营理念创新——政府主导,激励社会资本参与, 使项目获得高效的经济流转。

规划建立了风貌区作为“奖励”、“移交”两种保护模式与经济可行性相关联的动态数学模型,风貌区移交政府,在外围进行容积转移,通过市场动力撬动古墟的保护和运营。



05
实施效果


通过一系列试点微改造,古墟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历史价值得以彰显,开创了以文化共识为基础的社会共生、共治、共享新模式,增强了居民的认同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其中,张宇星和韩晶教授主持的“沙井古墟新生”获得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也是深圳项目首次荣获该奖项。

借助沙井古墟文化影响力,区政府聘请单霁翔会长为沙井古墟保护活化总顾问,并组织了面向全球的国际咨询,吸引上百家顶尖团队参与。在多方努力下,推动了沙井古墟由市场主导的大拆大建转向政府主导的有机更新,实现了古墟的完整保护。

本次规划上接国土空间规划、下启重点更新单元专规及风貌区保护规划,对规划要点进行了纵向传导。一是从区域平衡角度提出了交通、生态、配套、市政等系统性指引,在专项规划中予以落实;二是优化了风貌区保护范围,《深圳市城市紫线(修编)》予以采纳;三是提出了“应保尽保”和“微改造、小干预”等原则,在《沙井古墟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里予以继承。




项目名称:宝安区沙井街道沙井古墟连片旧屋村和历史风貌区城市更新片区规划研究

项目类型:详细规划编制类

编制单位:深圳市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人员:黄皓、刘烨、刘冰倩、唐娟娟、夏丽英、向晓夏、沈沛、邱睿、施露露、孙从时、陈杨煌、张健健、刘奔、俞欣、孙萌

项目规模:3.1 km²,包含历史风貌区23公顷

编制时间:2019.04.23 - 2020.05.19

获得奖项:深圳市第19届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2021年度)一等奖



供稿:项目小组

审核:刘烨、沈沛、晁恒